发布日期:2023-10-20 来源: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恒 单微
2016年3月,中央电教馆、贵州省教育厅、黔西南州人民政府、中国电信贵州分公司联合签署《黔西南州教育云大数据平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落地黔西南。
2017年5月,贵州省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现场会在黔西南召开,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信息化工作任务。
2018年1月,《依托“金州教育云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典型案例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
2019年11月,兴义市盘江路小学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校长、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学校”,成为贵州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2019年12月,全国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黔西南州召开。
2020年9月,黔西南州被确定为全国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区”,兴义一中、兴义市阳光书院等10所学校获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校”,吹响了黔西南州智能教育建设的“集结号”,下达了实施教育数字化行动的“开工令”。
……
回顾过去的几年,黔西南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每一步都是不平凡的征途。
(2022年6月20日,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区试验校总结暨教育数字化赋能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启动会在兴义召开 杨恒 摄)
2022年6月,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省教育厅与黔西南州共同实施的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区试验校总结暨教育数字化赋能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启动会在兴义召开,标志着教育数字化赋能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正式落户黔西南。
今年10月17日至18日,由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贵州省教育厅、州教育局共同举办,以“数字化赋能 共同体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数字化赋能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中期经验交流会在兴义举行。会议期间,黔西南州教育部门报告了项目中期成果,项目校展示了三级“辐射链”式联动帮扶共同体建设成果案例,支持学校和被辐射学校代表分享了经验做法,项目专家围绕“数字赋能 强国有我”开展了现场论坛活动。与会代表还观摩了黔西南州部分项目学校教育数字化应用情况及课堂教学活动情况。
自项目启动以来,黔西南州教育数字化工作实现了“后发赶超、后来居上”,弯道取直,让边远民族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同时,黔西南州致力于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探究教育发展共同体新模式,协同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新路子,实现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完成“金州教育云”平台升级扩容、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智慧阅卷”平台建设,通过统筹上级项目资金,更新学校“班班通”“三个课堂”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确保项目有效实施。
(红星路小学“一课双师”课堂)
通过联合网络通信运营商,落实提速降费政策,全州1743所学校(幼儿园)实现“千兆到学校、百兆到桌面”的高速网络,减轻学校负担,为项目有效推进提供有力的网络保障。
继续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有效使用融入各级教师培训,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内容,指导全州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2023年9月12日,黔西南州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面向全国直播,共有13万人次访问参与,全州共有4万余名教师参加培训,并顺利通过测试。
(交流会与会代表在兴义一中观摩教学)
应用“金州教育云”平台,探索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赢机制,根据新教材,汇集名师,开发研制区域性优质教学资源,录制区域优质课、精品课、微课件等,完善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兴义市红星路小学、册亨县者楼街道中心小学、册亨县秧坝民族小学是项目启动以来,由项目专家、省外支持校及州内学校共同构建的省外、州级、县级、乡镇级学校组成的“支持校—项目校—帮扶校”四校三级“辐射链”式联动帮扶共同体。由支持校精准帮扶项目校,项目校内化吸收,辐射带动帮扶校,通过“线上互联”+“线下互动”的“双线”模式,围绕学校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教育教学、现场观摩等活动,促进受援校管理能力提升,实现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和共同发展。
(教师精品课现云端 罗振 摄)
强化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教育“互联网+教育管理”,利用智能技术感知、采集和监测校园环境信息,通过多种形式收集师生信息,及时了解师生动态,提升决策有效性和服务精准性。
通过与发达地区优质学校采取“一对多”“多对一”的帮扶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开展集体备课、共同研训、教学改革、教师培训、名师培养、本地本校课程建设等工作,实现学校间管理互通、师资共享、生源融合、教研一体、质量共进的目标,形成发达地区与黔西南州民族地区教育“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新机制。
兴义一中与成都七中通过异地双师同堂接收名校教育教学资源,两校同时使用同一份学科预习清单、分推练习题和试卷,实现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和同时考试(即“四同时”教学模式)。
像这样通过线上线下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授课方式,正在走进黔西南越来越多的乡村和山区课堂,成为实现教育普惠的新途径。
(交流会与会代表在兴义市红星路小学观摩)
在省外支持校的帮扶下,州内辐射校通过内化吸收、不断提炼创新,辐射带动县(市)级辐射校,并由县(市)校辐射到乡镇辐射校,形成了三级辐射共同体的深度帮扶模式,打破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时空界限,搭建各民族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实现“先进理念引领、教学模式植入、文化交流融合、优质资源共享、教育数字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研学交流”,构建区域和学校发展共同体。
同时,支持校与辐射校建立起教学联合体,进行统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教学进度把握、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质量监测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做到资源共同享用、问题共同分析、措施共同研讨、质量共同提高。
此外,黔西南州始终坚持“建好一所,用好一所,提升一所,提炼一所,推广一所”的原则,全面打造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特色示范校。
(兴义一中智能化数据中心 魏浩然 摄)
2022年3月,黔西南州被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确定为第二批“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区;2022年10月被教育部评为“2021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基于“智能研修”平台探索民族地区“深度帮扶”新模式,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案例被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评为“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2022年度典型案例”,全国推广;2022年11月,黔西南州册亨县者楼街道中心小学、贞丰县第八小学、晴隆县第二小学被省电化教育馆确定为第一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省级试点学校;2023年4月,兴义市阳光书院、兴义市红星路小学、册亨县者楼街道中心小学被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确定为第三批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校。2023年10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贵州省黄继良专家团队工作室空间应用名列全国第二。
黔西南州始终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数字化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夯实、网络保障强化、平台应用提升、共建共享共赢、线上线下融合、深化学习交流、教师培训提升、智能研修帮扶、课堂教学革命、数据分析评价”的十大行动,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有序有效实施,实现了“数字赋能学校管理能力、数字赋能教育教学能力、数字赋能教育科研能力、数字赋能教育帮扶能力、数字赋能办学品牌能力”的五大提升,努力打造教育数字化赋能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先行区。